新闻动态
News Dynamic
佰润新闻行业动态医疗展会
罗林丽教授:产科大出血术中体温监测与管理
发布时间:2021-07-23 10:52      浏览:

微信图片_20210723101340.jpg

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罗林丽

 

产科大出血术中体温监测与管理


围术期低体温是围术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机体中心体温低于36℃的现象,又称为围术期意外低体温。

研究显示,围术期低体温发生率可达50%-70%,约50%的手术病人中心体温低于36℃,33.3%的病人中心体温<35℃。全麻手术超过3小时,一般手术超过2小时,则易出现低体温,产科大出血患者是围术期低体温的高危人群。

围术期低体温的5个主要危害如下图,其中对产科患者影响最大的就是凝血功能下降而导致的出血量增加。


微信图片_20210723101848.jpg 

 

(一)低体温对凝血功能的不良影响

损伤血小板功能,降低血小板粘附功能和聚集功能;

损害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因子,PT和APTT延长;

抑制纤维蛋白原合成;

低温时组织纤溶酶原活物含量增加,纤溶亢进;

出血时间与皮肤温度成反比,严重低温可导致DIC发生。

 

(二)低体温对免疫功能的影响

轻度的体温降低也可直接损害机体免疫功能,抑制中性粒细胞的氧化杀伤作用,并减少多核白细胞向感染部位的移动;

低体温可减少皮肤血流和氧供,并抑制组织对氧的摄取;

低温还与蛋白质消耗和骨胶质合成减少有相关性。

以上因素的共同作用可致围术期伤口感染率增加。

 

(三)低体温对红细胞携氧能力的影响

低体温可导致氧合-解离曲线左移,即Hb和O2在肺部容易结合,在组织不容易分离,虽然血红蛋白携氧能力可能上升,但组织氧供却显著减少。

 

(四)低体温对机体代谢的影响

体温每升高10℃,机体代谢率增加一倍;

每下降10℃,代谢率下降一半;

适度体温降低可以降低细胞耗氧,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能力;

导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,一定范围内体温的降低与血清钾的降低成正比。

低体温时,代谢率下降导致供能减少,产热减少。

 

(五)低体温增加心血管并发症

缺氧增加:肺血管对缺氧的反应性降低,通气/血流比(V/Q)失调而导致缺氧加重;

心律失常:体温降低后低钾是导致室速、室颤等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,严重时还可能引起心衰;

心肌收缩力:降低心肌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,引起心脏传导阻滞的加剧和心肌收缩力的降低。当中心温度低于正常的37℃时,室速和心脏异常的发生率将增加2倍;

耗氧增加:围术期寒战显著增加围术期耗氧和二氧化碳的生成,复温导致高血压、肺动脉高压和心肌局部缺血,术后心脏缺血的发生率是术中体温正常的3倍;

直接抑制窦房结:减慢传导、心率、心输出量降低。

 

(六)对术后恢复的影响

增加组织吸收,减少机体代谢及药物的排泄;

寒战,不适感增加40%;

肾上腺功能显著增强,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;

使中枢神经系统变迟钝,影响机体识别和运动功能;

显著延长了麻醉恢复时间和术后恢复室的停留时间;

延长在ICU和病房的住院时间,影响后续治疗;

增加室性心律失常风险,增加死亡率;

 

围术期低体温可导致手术切口感染、心血管不良事件、凝血功能下降、麻醉苏醒时间延长及住院时间延长等不良结局。


微信图片_20210706113503.jpg 


众所周知,大出血的致死三联征分别是:凝血功能障碍,低体温,酸中毒。如果同时具备这三点的话,患者的死亡率将明显上升。因此,这就突显出预防低体温的重要性,预防低体温一定程度上可预防凝血功能障碍和酸中毒。

 

围术期低体温的危险因素众多,其中麻醉相关危险因素值得我们关注。全身麻醉时,由于血管收缩反应被抑制,核心室向外周室再分布下降0.5-1摄氏度,此时失热>产热,核心温度降低2-4℃,减低血管收缩和寒战阈值,导致寒战发生。而椎管内麻醉时,血管收缩反应被抑制,体温调节防御能力削弱,阻滞温度感受器信号向中枢传送,此时核心温度降低,皮肤温度上升,以上共同导致血管扩张、降低血管收缩和寒战阈值及失热增加。


微信图片_20210723102619.jpg 


产科手术时,皮肤的散热作用是不容小觑的。皮肤是体内热量散失的主要部分,皮肤消毒时,裸露的皮肤面积较大,消毒液涂擦的蒸发作用大,因此术中消毒液和血液浸湿可直接引起降温作用。另外,随着羊水、血液的大量丢失,产妇体温易降低。

 

输血输液对体温的影响

其一,静脉输入大量与手术间等温的液体和低温血液可对机体中体液造成“冷稀释”作用,成人静脉每输入1000ml常温液体或200ml 4℃ 血液,中心体温减低0.25℃。

其二,产科大出血患者输入液体和血液总量常常可超过10000ml,虽然术中使用了液体加温装置,然而由于多个通道无法同时加热,输入液体的降温效应十分明显。

 

手术对体温的影响与手术时间长,体表、体腔暴露、水分蒸发,大量低温液体冲洗胸腹腔以及出血性休克等原因相关。

 

大出血中低体温的原因

微信图片_20210723101855.jpg 

 

常用体温监测方法

        微信图片_20210723101901.jpg

 

体温监测

 

体表温度:足背、指尖;

中心温度:鼓膜、食道、鼻咽、腋温等

体表-中心温度差:2-4℃

-指温度差:前臂温度-指尖温度

0℃--外周血管舒张;

≥0℃--外周血管开始收缩;

≥4℃--外周血管显著收缩。

 

围术期低体温的防治策略

 

建议患者进行主动和早期升温,包括皮肤升温和主动输液升温,特别是在快速液体复苏和输血的情况下;

术前预保温:麻醉前采用加温设备对体表和外周组织进行20分钟以上预先保温,降低核心和外周温度梯度,减少热量再分布导致的体温下降。

 

 

目标体温

 

机体正常核心体温是37.0±0.5℃,体表温度为33℃,中心-体表温度差可达2-4℃。围术期体温<36.0℃即为低体温,轻度低体温为34.0-36.0℃,可发生寒颤;中度低体温为32-34℃,可发生室颤;重度低体温为≤32℃,可发生心脏停博。因此,围术期患者体温维持目标为≥35.0℃。除此之外,维持pH>7.2,碱剩余介于-6至+6之间,乳酸<4 mmol/L,离子钙>1.1 mmol/L,血小板>50×109/L,PT/APTT<1.5×正常值,INR≤1.5,纤维蛋白原>2.5g/L。

 

1.维持环境温度

手术室环境温度通常控制在22-24℃,至少大于21℃;

室温>32℃是体温>38℃;

室温<21℃则体温<36℃;

麻醉恢复室不低于23℃;

大出血患者保持适当的室内温度有助于维持病人体温。


2.体外保温措施

可采取暖水袋、电热毯、压力气体加温盖被、盖被覆盖、穿脚套、头部包裹等方法体外保温。其中,最常用的是压力暖风毯,是目前比较新的一种做法,具有方便、安全、有效等的特点,可对体温下降的危害起到预防作用。


3.保持皮肤干燥

①消毒液:消毒后及时擦干皮肤,检查和更换有大量消毒液浸湿的垫巾,减少消毒液长时间接触浸泡皮肤的机会;

②羊水/切口出血:铺巾完成后表面增加可收集液体的外科薄膜,隔离羊水和切口出血,减少下肢部位羊水和血液浸湿铺巾导致的长时间浸泡皮肤。

③阴道出血:及时检查更换患者下体血液浸湿的垫巾,避免患者长时间浸泡在血泊之中。


4.输液/输血加温

使用恒温加热器、温箱或血液制品加温器等加温设备,对输入体内的液体和血液制品加温至37℃,可以预防低体温的发生,并防止体温下降。美国血液标准协会不建议红细胞采取水浴和微波加温方法,且温度不应超过43℃。研究表明液体或血液制品加温至36-37℃是安全、舒适的,且对药液成分无影响。


5.冲洗液加温

在进行术中体腔冲洗时,应注意使用温箱将冲洗液加温至38-40℃左右,避免体内过多热量散失,防止术中体温下降。

产科大出血患者是围术期低体温高危人群,应加强大出血患者体温监测和管理,采用多策略主动保温技术防治低体温。首先,维持环境温度、保持皮肤干燥;第二,术野保护+头面部保护;第三,血液/液体加温;第四,冲洗液加温;第五,体外加温设备加温。


微信图片_20210723101906.jpg 

 

 

 

来源:米勒之声 


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0511-85635588


0511-85635588
( 7X24小时服务热线 )

江苏省镇江市朱方路四摆渡

Copyright © 江苏佰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. 苏ICP备16036227号-1